上海外灘世界知名,外灘對面的陸家嘴這幾年也變成了上海的金融中心,濱江區自然也是美不勝收,而往上游的黃浦江,也因為世博的關係,整段河岸整治得很漂亮。下游一點的虹口、楊浦區的黃浦江右岸,原來都是工廠,現在也在大力整治,不出幾年將會有另一番的風貌。屬於虹口的北外灘,主要是要修建成為國際遊艇、郵輪碼頭,成為上海對外的重要旅遊門戶。
目前分類:四界蛇壓馬路 (59)
- Dec 19 Mon 2011 21:06
北外灘、東外灘
- Dec 13 Tue 2011 23:07
福州路
福州路是上海文化的起源,1897年商務印書館在這裡開業,而之後香港商印以及台灣商印,紛紛都成為了文化出版界的龍頭,而台灣商印甚至將整個上海福州路的氣氛帶到了台北,將重慶南路也變成了文化街。目前福州路依舊還是上海特色書局的聚集地。
- Dec 10 Sat 2011 10:23
崇明島
崇明,是上海市唯一的郊縣,其他與崇明同時併入上海市的九個縣,都已經改制為區,唯獨崇明還是維持在縣的名稱,除此之外,還把原來屬於寶山的兩個島劃到崇明縣裡,使崇明縣除了崇明島外,還多了長興島與橫沙島。在長江隧橋開通之前,上海市區到崇明只能靠渡輪,現在則可透過隧橋直接從浦東去崇明了。
- Dec 04 Sun 2011 17:46
南市
- Dec 04 Sun 2011 10:30
復興島與運河
復興島原是黃浦江中的一塊淺灘,1926年開始築堤填土,歷經約十年形成了現在的復興島,黃浦江的主航道由島的東側經過,西側疏浚之後成為一條淺水的河道,並命名為復興島運河,上海有很多人工開挖的河道,包含黃浦江都是,但恐怕只有這裡被直接命名成運河,而復興島也成為黃浦江中唯一的島嶼,僅在運河兩端有橋樑與浦西連結。
- Dec 02 Fri 2011 23:17
陝西北路
- Dec 02 Fri 2011 21:14
聯洋、大拇指廣場
「浦西古北、浦東聯洋」,指的是上海兩個刻意打造的國際社區,也就是整個區域的房產,都可以由外籍人士買賣,不需要另外申請登記。而聯洋地區重要的商業機能,就是大拇指廣場跟聯洋廣場了。兩個廣場光餐廳就有一堆俏江南、蘇浙匯、老克勒、小南國等中高檔的連鎖餐廳,當然星巴克、聖酷石、哈根大隻也都在這裡有店,但可能是租金太貴吧,整個聯洋地區連個蘭州拉麵都沒有,實在讓人有點扼惋。
- Nov 21 Mon 2011 23:23
吳淞港
吳淞是上海較晚發展的一個地方,位於吳淞江與長江匯合處,也是中國水平基準點的位置所在。吳淞與寶山原來是兩個縣城,在淞滬會戰的時候,侵華日軍將吳淞夷為平地,導致吳淞的沒落,最後被併入了寶山。目前吳淞還是往崇明島重要的碼頭,也是蘊澡濱、吳淞江的水上交通樞紐,海事局也是設在此地。
- Nov 21 Mon 2011 14:53
法大馬路
俗稱法大馬路的公館馬路(Rue Du Consulat),是當時夾在英租界與老上海城之間的法租界,橫貫東西唯一的交通要道,也是法租界往西拓展的濫觴,法租界第一條電車路線也是走在這條馬路上,法大馬路就是今天的金陵東路,而兩側的商店法國人則仿照廣州、廈門等地樓房的樣式,建成上海唯一有騎樓的商業街。
- Nov 10 Thu 2011 10:42
徐匯濱江 - 日暉港
日暉港已經是歷史名詞了,原來是上海市南側臨黃浦江的一個重要貨運港,因為世博所以整個退役了。但日暉港很多建築變成了濱江公園的一部份,包含吊車、繩樁、塔台都保留了下來,見證當年日暉港的輝煌。
- Nov 06 Sun 2011 23:30
臨江公園
- Oct 27 Thu 2011 22:17
上海1930風情街
人民廣場的地底下,除了有龐大的地鐵轉運站之外,還有著錯綜複雜的地下街,其中有一條是用30年代的上海做主題所布置出來的一條街道,不長,店鋪也不多,算是在單調的地下街商場裡有點不同的花樣。
- Oct 25 Tue 2011 20:31
洋涇濱(滨)
洋涇濱語文這個詞,應該都不陌生,但洋涇濱在哪裡,知道的人卻不多。洋涇濱是上海的一條人工河道,與蘇州河(吳淞江)平行,在浦西的部分是法租界與英租界的界河,後來被填平變成了馬路,也就是現在的延安東路,而在上海浦還沒疏浚拓寬成為新的黃浦江河道前,洋涇濱還穿過了上海浦,一直延伸到浦東地區,一直到現在內環快速到路旁的洋涇港(也是河流名稱)才匯入當年的蘇州河,現在的黃浦江中。
- Oct 24 Mon 2011 23:10
大寧國際
- Oct 23 Sun 2011 21:17
陸家嘴中心綠地
自從浦東新區成立以來,浦東最繁華的地方陸家嘴,每年都有著顯著的變化,而在陸家嘴的正中心,原來是一塊舊社區,動遷後改建成為陸家嘴中心綠地,四周摩天大樓圍繞,有著類似紐約中央公園般的景致。
- Oct 23 Sun 2011 20:45
中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