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投資理財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巴菲特已經出脫中國股票了,原因就是覺得中國股市已經快要泡沫化,但一般分析中國股市的本益比大概只有40倍而已,說到泡沫,似乎還有點差距。但我認為,這個本益比被一種財務操作給蒙蔽了,所以,中國股市的泡沫會分為兩層,第一層泡沫一旦破的夠久,就會造成第二層的泡沫破掉,那時就是股市真正崩盤的時候了。

 

中國股市第一層泡沫,就是散戶所稱起的那一層,這層泡沫膨脹的快,爆掉的速度也快,但一下子又吹起了另一個泡沫,基本上呢,這一層泡沫受到中國政經情勢變化很大,且波動度也是很驚人的,隨便一個漲跌都是3到5個%,有時幅度更是大。這層泡沫的影響,主要還是中國政治,尤其是17大後的人事佈局影響,再來就是中國的經濟政策。從最近這陣子的一些政策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例如資本利得稅的降低,就讓上證漲了一個禮拜,但升息、打壓房地產投資、延緩QDII港股直通車等,都讓中國股市一跌就跌了10%,但中國散戶人數實在太多,所以每一次泡沫爆掉,不到一個月就能夠恢復元氣,而中國資本市場的封閉,也讓全球股市變化基本上完全對中國股市沒有影響。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個禮拜以來,全球所有資本市場都受到美國所謂次級房貸的信用破產問題所影響,各種投資指標通通大幅度的回檔,唯一漲翻天的就是芝加哥期貨中心的波動度指數VIX,這個波段讓這個指數長了一倍,而全世界的股市、債市、不動產市場等都跌到一堆人快去跳樓了。而次級房貸,說穿了就是台灣街頭常見的二胎房貸啦。而二胎房貸是什麼呢?假設你買了一棟房子,價值一千萬好了,銀行只願意貸款給你七成,也就是說你的自備款要三百萬,而如果你沒有三百萬的時候,就只有再找其他金融機構去借這三百萬,這三百萬的貸款就是所謂的二胎房貸了。這種貸款是很可怕的,因為原先最早銀行只願意貸款七成,就是斟酌貸款人的還款能力所訂出來的,當然還會參考房子本身的價值。想想看法拍屋銀拍屋,大概都只有市價的幾成?呵呵,所以二胎房貸基本上就跟信貸差不了多少,因為他可以說是根本沒有抵押品可言。

 

而願意承接二胎房貸的金融機構也不是白癡,當然知道所承受的信用風險會比承做一般房貸來的高,所以通常利率要不是訂的比較高,就是使用浮動利率,不會像是一般的房貸因為有不動產做抵押物,所以利率基本上都會偏低,且都是採用固定利率。然而,錢就是錢,不會有什麼買房子的錢跟買車子的錢,所以,當一個人錢不夠而硬要去買高價的房子時,只好去找二胎房貸,而會如此,就是認為自己手邊的錢可以在其他資本市場中,賺得除了付的起二胎房貸利息以外更高的收益。以剛剛的例子而言,三百萬的二胎房貸拿去買房子了,原來要從自己口袋裡拿出來的頭期款,一定去投資其他金融市場,而很明顯的,不會去放定存,因為定存的利率一定會比二胎房貸來的低,那這些錢會去投資什麼?當然是債券、股票、其他衍生金融商品嘍。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直很想到私募基金或避險基金的投資機構上班,因為這是玩資本的極致表現,尤其是避險基金的操作,真是所謂「一分鐘幾十萬上下」的遊戲,心臟不夠強是玩不起的啊。這兩種基金雖然操作手法不同,不過在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的環境下,這兩種基金合併成為一種已經大勢所趨了,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參上一腳,不過總資產還不夠人家手續費的情形下,有沒有人願意讓我參一腳是比較大的問題,呵呵。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到投資理財,一般的概念不外乎是定存、存款證、外匯、股票、或基金,這也是最多人投資理財的方式,比較懂金融操作的人,或者是有在接觸相關資訊的人,大概還會買一些債券,或甚至於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期貨、選擇權、遠期交易合約、匯率交換合約等,近幾年來,又有更多的可供投資的金融商品出現,例如證券化不動產、證券化債權、雙貨幣短期定存、ETF等。但這些都幾乎都是在股票或貨幣相關的市場上交易的東西為基礎,只有極少數的部分,是依據最原始的交易,商品交易而設立的。而商品交易,在台灣甚至全世界,有在投資商品的人似乎少之又少,但每個人每天的消費,幾乎都是跟商品交易有關,畢竟,你每天或多或少都要吃點糖吧,糖就是全球公開交易的一種商品,而商品市場的存在,尤其是再加上期貨、遠期合約,更是讓這些攸關民生的商品,物價能夠平穩的主要原因啊。其實,商品交易及衍生出來的交易市場,其目的在中國西漢時期(西元前110年)中國就推行過類似的概念,「均輸」與「平準」。哈,上次聽到這兩個詞,還是從你中學時歷史老師的口中聽到的對吧?

 

只是當初中國人沒有想到期貨交易的部分而已,而只是利用均輸提高了運輸跟產銷的效能,而利用平準建立的倉儲概念來平抑物價,基本上就是為商品建立良好的物流概念而以,而日本人在14世紀,發明了稻米的期貨交易,而這期貨交易來做到均輸、平準的目的,利用的是市場的手段而非政府的手段,當然比西元前一世紀中國的作法好,廢話,相差1千5百年,世界當然要有點進步。題外話,日本人的稻米期貨,還發明了一樣現在大家都在用的一種交易記錄方式,就是K線圖啦!話說遠了,拉回商品交易。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常被問到,什麼標的物該不該買或什麼標的物該不該賣,其實,我認為沒有什麼標的物是該買或該賣的,我會用兩個概念來評估。

 

第一個就是德國股神Andre Kostolany所說的遛狗理論。大環境與投資標的物的關係,就跟人去遛狗一樣,如果大環境是有前景的,那就代表人在往前走,但人走的速度是比較緩慢的,標的物的漲跌速度,就好向被遛的那條狗,狗因為速度快,所以會跑在人的前面,但當狗跑得太遠的時候,一回頭看見人還在很後面慢慢走,狗又會衝回人的身邊,所以用這個方式來說明標的物的漲跌在短時間內會震盪,但長期來看還是依據人走的速度前進。而掌握重要的長期趨勢,也就是人到底是往前走還是往後走,可以避免掉被長期套牢的風險,而判斷狗是否已經衝過頭,或者是在人的身邊傳來傳去的短期現象,可以判斷進場或出場的時間點。而以全球的經濟發展來看,醫療保健、高消費商品、原物料、能源、新能源等,都是長期看好的多頭格局,也就是人一直在往前走。雖然這些標的物的漲跌都很劇烈,換言之,狗很會亂跑,所以當投資到這些標的物時,如果正好狗在人的附近,那漲的就會飛快,讓你很快賺到一大筆,但如果狗是正好離人比較遠,那可能會讓你在短時間內賠一大筆,但要不要認賠,其實很難說,因為人還在往前走,而且,狗還是那一條很有活力,會亂跑的狗。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指數有很多,常聽到的有GDP、GNP、PPP、ETF、EX-rate等等,但有一些卻是還算實用且蠻有意思的指數,這類指數很少正式文件文件使用,但在很多地方都很實用哩。基本上這篇文章介紹的指數,都是在同一個基礎上做衡量用的指數,也就是衡量各國貨幣兌美金的匯率是否有被高估或低估,當然啦,前提是不論哪一國的人,對同樣一樣東西所願意付出的價格是一樣的,也就是同樣一樣商品,在各國的價格應該要趨向一致,如果有差異,那差距就會在對美金的匯率上有相反的走勢。

 

所以,以美國為基礎,又在全世界廣泛流通的商品,基本上在各國的售價都可以作為這種指標。這類指標除了再瞭解各國貨幣對美匯率外,其實也可以看出,到底哪一國家的人比較有錢,也就是對於商品的價格比較不在乎。在出國旅遊的時候,衡量當地物價,這些指標是很好用的哩。第一個被人拿出來的商品,就是二次大戰隨著美軍散播到全世界的可口可樂,當然啦,萬寶路香菸也是,但因為各國額外抽的菸酒稅不同,所以不能拿來當成指數。一瓶可口可樂在全世界各國的價格都有不同,舉例來說,台灣一瓶可樂20元台幣,韓國一瓶700圜,則台幣對韓圜的匯率應該是1:35,如果台幣對韓圜的匯率是1:30,則要不是韓圜應該要對台幣貶值,就是證明了韓國人比台灣人有錢,現在(2007/3/10)台幣對韓圜是1:28,台灣一箱24*600ml可樂約500元,所以韓國應該要賣14,000圜,有誰知道韓國相同的一箱可樂多少錢啊?可不可以告訴我啊?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土斯有財,很多人也把買房子視為很重要的理財項目之一,但除了真的有居住的需要外,把買房子當成理財的手法,已經是過時代的方式了,現在有更好做寓公的方法,就是購買REITs,證券化的不動產。持有房子要能賺錢,不外乎就是出租跟等房價上漲,但如果真的持有一棟房子,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到資產淨值,例如房子地震震垮了,或位於會淹水的地方,都會降低房子的資產,而為了收租,又要維護房子的品質,所以漏水了要修等維護工作要做的確實。而完全擁有一棟房子,這些維護費用跟不可預期的風險無法逃避,也就是無法避險,如果有房客在裡面自殺,那你的房子就不要想在賣的時候可以賺一筆了。

 

當然啦,如果你一口氣買了十幾二十棟房子,一棟有問題還有其他很多棟的利潤可以去彌補,也就是最簡單的避險,但誰能夠這樣買這麼多房子避險啊。如果今天真的有錢買十棟房子,那為什麼不能用同樣的錢,買一百棟房子的各十分之一,或買一千棟房子的各百分之一,避險的效果不就更好嗎?畢竟一棟房子出問題,也不過影響到整個資產淨值的百分之一而已。這個概念,就是REITs,換句話說,共同持有很多筆的不動產。把所有的不動產總資產證券化後,大家來認購證券,而不是不動產本身,實際不動產的管理,在請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處理就好了。如果你自己買房子,你不太可能顧人來管理,但如果有一千棟房子,顧管理公司來管理就是很合理又省錢的作法了。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