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麵,偶而要試試其他民族的口味。韓國冷麵也是冰冰涼涼的麵,比涼麵還誇張的是,整碗麵裡面是有放冰塊的。麵本身是喬麥跟馬鈴薯做的,所以很黏又很有嚼感,配上簡單的蔬菜、紫菜、豆芽、蛋,以及最重要的.....泡菜,就是一碗透心涼但又辣到會冒火的韓國冷麵了。雖然這一家的韓國料理....嗯,開在學校隔壁主顧客是學生,既然價格便宜,就沒什麼好挑剔的了........
涼麵,偶而要試試其他民族的口味。韓國冷麵也是冰冰涼涼的麵,比涼麵還誇張的是,整碗麵裡面是有放冰塊的。麵本身是喬麥跟馬鈴薯做的,所以很黏又很有嚼感,配上簡單的蔬菜、紫菜、豆芽、蛋,以及最重要的.....泡菜,就是一碗透心涼但又辣到會冒火的韓國冷麵了。雖然這一家的韓國料理....嗯,開在學校隔壁主顧客是學生,既然價格便宜,就沒什麼好挑剔的了........
老爸老媽回台灣了,異國美食節也在今天劃下了句點,不過這只是意味著出去吃飯的頻率變低,不代表不出去吃飯了,呵呵。亞坤其實不怎麼需要介紹,咖椰土司一直是我的最愛,特殊的口味總是讓人百吃不膩,南洋風味的半熟蛋,只有胡椒跟醬油提味,沒有全熟蛋的乾澀,卻又去掉了生蛋的腥味。配上鴛鴦正好,只可惜甜過了頭,把茶味都蓋掉了。
終於吃到期待已久的西班牙海鮮飯,這家店的老闆本身是西班牙華僑,所以也就特別期待他的料理。米飯吸飽了濃濃的海鮮醬汁,鋪在飯上的蝦子跟蛤蜊超新鮮,甜又Q彈外,飯裡面還有花枝、雞肉以及多種香料,而所有的味道理論上都因為撒了番紅花而變的更鮮美,另外發現菜單上一道很久枚吃的摩洛哥菜cuscus,醬汁是燉牛肉的紅酒,加上紅蘿蔔、甜椒,小米混著醬汁實在很香甜。老闆推薦了一杯飲料,感覺很像是把萊姆酒換成七喜的Pina Colada,酸酸甜甜很特殊的味道。
老店的風味果然不凡,味道道地多了,只是辣炒雞太大一盤,人少點這一味就沒什麼空間在嘗試其他的東西了,辣炒雞的料非常多且新鮮,但用地瓜取代洋芋還是讓我驚訝了一下,雖然沒了脆脆的口感,但多了地瓜的香甜。雖然料多,但還是多點了一道炸醬麵,一直很疑惑為啥在韓國是中華料理,但到了台灣卻變成韓國炸醬麵,洋芋、牛肉、洋蔥做醬料,但不知道怎麼搞成那麼深的顏色,麵是用拉麵,偏甜的一道麵食。
這在台中應該算是老店了吧,很久沒來這裡吃義粉,帶著高度的期望而來,發現老店真是賺錢,已經擴張到隔壁轉角了。先說他的主食,蕃茄海鮮墨魚麵海鮮十分新鮮,蝦仁是彈牙有甜味,蕃茄不會煮到過爛卻又不會太生,火喉正好,蛤也有過水吐沙,不會有太明顯的腥味跟令人討厭的沙粒。乾蕃茄蒜香面應該也算是素的吧,喜歡乾蕃茄特有的風味跟口感,有點類似帶有蕃茄香的葡萄乾,但是皮卻沒有那麼硬,大蒜表皮炸到金黃,內軟外酥,配上醬汁入口,有點類似三杯料理裡面蒜頭的口感,但卻沒有那麼厚重的味道。
但有一點卻令我大大失望了,就是他的麵包,原來他的麵包是只送不賣,現在是進了菜單變成只賣不送了,麵包跟以前的也不同,原來那種超大一個厚實鬆軟的麵包已不復見,而塗抹的醬料也從甜奶油變成蒜頭口味,連刀子都變小隻了,雖然麵包還是很好吃,但跟我魂牽夢縈的那個麵包不一樣啊!
吃素也可以吃得很時尚,法式蔬食就是其中之一。這裡的蔬菜都很新鮮,常常可以看到美麗可愛的老闆娘拎著剛從菜市場買來的蔬菜跑進廚房。烹飪的方式也保留了蔬果原始的味道,沒有用過多的香料或調味。不論是焗烤、燉飯、還是麵點,量又多到老闆怕客人吃不飽的樣子,吃完飽足卻又沒有像吃肉食一樣的油膩感。
除了主菜外,小點一點也不小,青椒烙餅裡面是salsa,吃起來有soft taco 的口感,泡菜煎餅上面淋上芥末醬,然後撒上海苔絲,一整個像是大阪燒,而最特殊的是散壽司,海苔上放著脆且彈牙的蒟蒻絲,再放上一片口感略淡的泡菜,最後撒上白芝麻,口感不會太重,清爽宜人,這是其他地方吃不到的一道經典。
而除了在這裡享用美食外,貼心的老闆娘還開了烹飪教學課,有興趣學習怎麼做好吃的蔬食料理的人,可以來報名上課喔!
想說很久沒吃希臘菜,所以點了兩個套餐,果然又是一個吃太撐的下場。馬鈴薯奶油濃湯很少喝到這麼濃郁的,但我卻覺得沒有鄉村蔬菜湯來的讓人驚奇,跟一般蔬菜湯的香甜不同,這湯頭是蔬菜加蕃茄的酸甜,再加上很多的香料。前菜烤章魚腳超巨大,章魚新鮮很彈牙,又不會太過有嚼勁而像橡膠,套餐裡的前菜小點,肉丸應該有點醬汁會比較好,但橄欖令我震驚的好吃,配上酸甜的沙拉醬以及洋蔥,讓橄欖有淹漬的口感卻又不會有一般前菜裡死鹹的味道。
帕斯堤丘焗烤,乍看很像義大利千層麵,但下面卻是通心粉,我覺得口感融合了千層麵跟肉醬麵的優點。而鑲米蕃茄飯是五穀雜糧、各種菇類放在蕃茄跟青椒裡烤,味道非常香,但吃到快精光才想起,如果撒點胡椒什麼應該會更對味。
飯後甜點的核果脆餅,實在太銷魂了,因為他是a la Mode 啊!脆餅非常脆,核果非常香,再加上檸檬丁香糖漿,配著一球冰淇淋,我相信以後我可能會常這裡點這個甜點當下午茶。
德國豬腳、香腸、跟啤酒已經在台灣生根多年,大多數的餐廳都有不錯的品質,要做到十分出眾不容易。這家的豬腳,如果要脆皮的要提早一個小時訂,不想等太久,所以點松木煙燻豬腳,他的豬腳在燻的時候有將肉切開至骨,所以燻的時候,松木的香味能夠從皮到肉全部燻得很均勻,每一口都有很香濃的味道,而且也不會為了遷就要把靠近骨頭的肉燻入味,而讓皮過焦過硬。香腸很多種,有人非常愛起司腸,切開來時起司會爆漿,配上酸菜跟芥末,一口接一口的停不下來。飯後甜點是德國布丁,味道香濃,這到是比較少吃的到有這麼好的口感,軟嫩香甜,配上脆脆的殼,吃的再飽都有要再來一塊的念頭。
整個餐廳很用心的裝潢成白俄鄉村風,還有很多老闆提供的小時候照片。用餐區也分隔成一間間的小屋,蠻適合大概20個人辦活動的空間。
很可惜的是湯是奶油玉米湯,我覺得如果是羅宋湯的話就很符合主題了,黑麵包太軟(或許是往好的方向改良的結果),雞蛋沙拉當抹醬,但加上了洋蔥跟大蒜,味道蠻搭的。主菜肉丸子是牛肉跟豬肉混和,沾醬有點類似義大利麵的肉醬,非常好吃,牛肉的香加上豬肉的嚼感,讓肉丸子跟義大利或中國的口感與味道都有明顯的不同。而肉串的松坂豬肉甜了些,整個料理感覺很像江浙菜,重鹹也重甜。
飲料跟甜點也都很特殊,卡瓦士是俄國傳統的飲料,基本上就是大麥汁,而俄國奶茶就是茶、方糖、鮮奶,再加上伏特加,我覺得就是一整個愛喝酒的民族創造出來的什麼都要放酒的文化。焦糖布丁整個雞蛋香超濃郁,上面脆脆一層焦糖,是近來較少吃到的好吃的布丁。
他真的是韓國連鎖店的台灣分店嗎?我實在很懷疑,小菜非常不韓式外,主菜也很不韓式。當然也不是在地化的口味,懷疑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北韓菜?先說辣炒雞好了,有辣有香但沒有味道,甜辣醬缺貨吧,就覺得有形而無質的感覺,還好因為人少決定加點飯而不是麵,有點鍋巴香當成很普通的拌飯吃心情會平復些。而海鮮煎餅就更離譜了,全部只有餅的粉是對的,蔥少到可憐是敗筆之一,蛋汁直接淋在上面煎,很有法式土司的感覺,醬汁是很鹹的醬油,也不是很正確,整體感覺會讓我產生一個疑問,怎麼底下沒墊空心菜?夜市不都這樣在賣蝦仁煎的嗎?
美式手工pizza,口味當然會比連鎖店的好上很多,手工現拋的麵皮,薄但又有空氣所以不會過脆,也沒有很重的油,所以吃起來不會滿手油膩。不過餡料很複雜,口感很好,但卻不像是紐約pizza那樣單純,更沒有經典的起司跟臘腸的口味。其中蘑菇義大利肉醬還灑了一點孜然,這熟悉又陌生的口味,居然跟pizza這麼的合。愛吃pizza的人,絕對不可以錯過忠孝夜市這一攤。
土耳其菜的特色就是「不用牙」,糊成一糰接近廣東粥的口感,這家餐廳的菜色很道地,因為老闆兼廚師就是土耳其人,老闆娘是台灣人,兩個混血女兒超可愛。
已經好一陣子沒吃到中東的沙拉了,清淡而不以葉菜為主,而是小黃瓜、蕃茄、甜椒切丁為主。貝蒂烤羊捲外面的麵皮現桿現炕,還有麵的香味,羊肉用香料淹漬過,有種烤肉的香味,蘸著優格吃,味道香甜。而卡福瑪羊肉是用羊肉、洋蔥、蕃茄、青椒切碎後一起燉,撒上香料後,不論配飯還是配餅都非常好吃,可以說是土耳其版的羊肉燴飯。飯後一杯土耳其咖啡配上焦糖檸檬布丁,中餐吃完只想散散步,根本不想做任何其他的事情了。
從朝馬搬到這以後,覺得菜變精緻了,也多了一些懷疑蒙古根本沒有的水產,雖然口味不錯,但似乎已經「漢化」了許多。最令我懷念的石頭悶羊肉,悶鍋裡放淹漬過的羊肉,然後放上蔬菜,最後在放上高溫的石頭燜熟,蔬菜甜、肉值軟嫩,不過我記得以前肉比較大塊,吃起來比較粗獷,現在變小塊但比較好入口。羊骰子跟串串羊味道也很好,羊骰子是用跟悶羊肉一樣的淹漬過沙郎肉,高溫油炸後撒上白芝麻,而串串羊是辣椒跟香料乾炒,感覺比較像是下酒菜。餐廳造型像是蒙古包,雖然只有外型像,但在都市裡面有這種景色已經是很特殊的了。還有一區有羊可以讓小孩子親自餵食,也算是一種另類認識食材的機會教育吧。
本來就選定這家,再加上 Richie Hsu推薦,印度的代表就此出線啦。他的店員中文都不怎麼樣,基本上就直接用英文就對了。奶茶薑跟肉桂味很重,味道甜甜辣辣的,很久沒喝到這麼重口味的印度奶茶了。先說餅的部分,Naan(囊)我覺得乾的快了些,味道雖香但一旦乾了就比較脆,應該可以持久一點,而Roti反倒有點像Naan,口感非常鬆軟,尤其是邊邊,下次去我就會直接點Roti,而不點Naan了。咖哩點了紅醬奶油雞肉跟白醬羊肉,因為要餵小人特別做成不辣的口味,但紅醬缺了辛辣味,只剩下香料跟蕃茄的甜味,略感不足了些,白醬口感非常清爽,腰果的香味很濃郁,羊肉如果再嫩些就完美了。
為了他的拉薩麵而來,拉薩麵也就是Laksa、叻沙,很傳統的南洋娘惹美食,主要是咖哩跟椰漿做湯頭,又鹹又甜在帶點辣,非常開胃,麵條有點類似黃麵跟拉麵的結合,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沙嗲羊肉飯的飯跟配菜太台灣口味了,有種排骨或雞腿哪去了的感覺。但沙嗲羊肉肉質鮮嫩,沙茶、花生、咖哩的比例正好,也是很下飯的口味。他的咖椰吐司是用一般的土司麵包下去做,相對而言比較喜歡亞坤的口味,可惜台中沒開亞坤,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肉骨茶,跟茶沒什麼關係,有點類似藥燉排骨,在馬來西亞跟新加坡很風行,主要分成三大派別,福建派重藥材,用黑醬油當佐料,口味較重,馬來西亞華人偏愛。而新加坡潮州人居多,所以是潮州派,胡椒味較重。還有加上藥酒增加藥效的廣東派。今天嘗試的馬來西亞的肉骨茶,新萬利餐廳,馬來西亞四十年老店,來台開分店居然是在台中!他的肉骨茶肉質非常嫩,綜合口味的除了排骨還有腸、五花肉、豬腳等大雜匯,蘸黑醬油+蒜末,入口滑嫩。湯頭藥味並不重,還略帶點甘甜。其他配菜月亮蝦餅蝦肉餡大顆又軟Q,海南雞飯淹漬入味,配上蒜薑末,吃完後在將滷汁配上黑醬油淋在白飯上,味道不輸豬油辦飯的香啊。
早餐吃的飽,中餐吃的好.........早午餐就變成吃的撐..........>< 女中後面的lesson one,份量很足,服務很好,餐點很好吃。歐母雷特蛋超厚又嫩,裡面起司香又濃還會牽絲,外型看起來已經接近蛋包飯的等級.......法藍西土司也是,蛋好像不用錢,六片份量超足,淋上香味十足的楓糖漿,在沾點肉桂粉,一整個難以抗拒.........還有一些小木頭玩具,小人在那裡有吃有玩,鮮少有這種機會吃飯不用像趕時間....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