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到Egghead吃洋食其實純屬意外,為了刻意要去個景點,所以有點錯過吃飯時間,返回鬧區的路上,看到這間可愛的小店,決定嘗試看看,沒想到味道真的不錯。餐廳裡往外望,感覺很不中國,但可以很上海。
- Oct 16 Sun 2011 21:31
Egghead的燻鮭魚麵、煎蛋卷
- Oct 16 Sun 2011 20:53
聖約翰大學
- Oct 16 Sun 2011 19:38
阮玲玉故居
1935年3月8日婦女節,阮玲玉在上海家中服毒自殺,經搶救無效後宣佈死亡,留下了遺言「人言可畏」,不論其遺言是否為偽作,25歲的年紀就自殺,一定是受了莫大的委屈才有這樣的勇氣。他服毒自殺的地方,小區名字叫做沁園村,經過改建,已不是阮氏當年房屋的樣式了。
- Oct 16 Sun 2011 11:32
中國福利會少年宮
中國福利會由宋慶齡一手創辦,是照顧中國青少年的一個非政府組織,但因為創辦人是國母,所以這個非政府組織比政府組織的權力還要大,目前上海最頂尖的幼稚園就是中福會辦的幼稚園,收費雖然不貴,但每年要捐款給中福會,雖然數量不多,但如果沒有足夠的關係,中福會可不是什麼捐款都收的單位。這棟少年宮,外號大理石大廈,建於1924年,是猶太企業家嘉里道的私宅,上海淪陷前,嘉里道舉家搬到香港,目前是香港知名的上市公司集團,其下最有名的產業就是半島酒店。
- Oct 16 Sun 2011 10:33
英國海關圖書館
這個圖書館是英國關務署於1931年建造,提供英國海關人員查詢資料的地方。中國收回租界後,這個圖書館被當成歌舞廳使用,後來還被當成辦公樓,直到2010年才重新收回整修成為圖書館,作為靜安區圖書館分館之一,提供閱讀、展覽等功能。
- Oct 15 Sat 2011 23:34
百樂門
於1933年開張,位在當年上海市區的西側,也是權貴聚集的地方,剪綵的是當年的上海市長,張學良、徐志摩等人都是這裡的常客,陳納得與陳香梅的訂婚典禮也在這裡舉行(以前在美國常常見到陳香梅女士,只能說西方人對東方人的美醜判斷的確不同),連卓別林到上海時也慕名而來過。
- Oct 12 Wed 2011 23:15
800 Show
這是一個位於市中心的創意園區,原來是赫赫有名的新安電機廠,後來被改名成了人民電機廠,全中國第一個深水沯就是這家企業作出來的,當年號稱中國的西門子。改建後成為上海名牌走秀的重要秀場之一。
- Oct 07 Fri 2011 18:25
新吉士的糖藕、酥炸鯽魚
新吉士雖然開的不久,但有非常好吃的傳統上海本幫菜,除了紅燒肉一絕之外,這次來推薦兩道前菜。糖藕,這是江南常見的冷盤,但口感上來說,我覺得新吉士的最對味,糯米夠黏之外,藕是用老藕,配上蜂蜜桂花滷,這才是我心中最傳統最好吃的糖藕,吃在嘴裡有吃甜粽
的感覺。
- Oct 07 Fri 2011 18:12
衡山路
衡山路是上海有名的酒吧一條街,連接著舊時帶法租界的鬧區,以及新時代徐家匯副都心。而酒吧街形成的原因,我猜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美國領事館在這條街上。而美國領事館旁,有個小的商店街區,就叫做領館廣場,裡面當然也是餐廳、酒吧一堆嘍。
- Oct 07 Fri 2011 09:09
尚街 LOFT
- Oct 06 Thu 2011 20:28
桂林公園
桂林路,連地鐵都有這一站,名字由來是這條路上的桂林公園,而桂林公園因為園內種滿桂花而得名,但這都是改名後的事情,改名前,這個園子是私人花園,叫做黃家花園,而這個黃家指的就是上海三大黑幫老大之一黃金榮。桂林公園,就是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建於1933年。
- Oct 05 Wed 2011 19:13
老盛昌的鮮肉月餅
因為老認為鮮肉月餅應該就是五仁月餅那種口味,所以一直沒特別對鮮肉月餅有太大的勁,中秋都過了,也沒特別買鮮肉的月餅來吃,今天在老盛昌門口,看到還有人在排隊買,就想吃小籠的同時,順便買兩個來嚐嚐,沒想到,一嘗就懊悔為什麼早沒有買來吃,不然早在兩三個月前就可以吃到這人間美味了。
- Oct 04 Tue 2011 23:25
貝宅
貝聿銘,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美國華府國家藝廊新館、羅浮宮金字塔入口、香港中國銀行都是他的代表作,而背景身世更無比顯赫,父親貝祖貽曾做過中華民國的央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蘇州四大名園的獅子林,也是貝氏的祖產,而貝氏一家人,在上海,也有著一棟房子,是貝祖貽擔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總經理時的住所。
- Oct 04 Tue 2011 23:01
Fusion的兩面黃、沙爹、與咕咾肉
Fusion這家餐廳蠻讓人有懸念的,說是東南亞創意料理,但菜色跟東南亞並不完全搭上邊,也不算是融合料理,因為每道也都做的蠻「道地的」。兩面黃是非常廣式的兩面黃,尤其是上面的滑蛋,配合上鐵板的熱度,正好讓兩面黃的口感滑嫩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