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台灣媒體又完整且徹底地暴露了井底之蛙的特性,把博鰲論壇搞的像是兩岸為了會談特別設的,參與的人只有胡錦濤跟蕭萬長一樣,談的也只有兩岸的議題似的,難道台灣媒體都要用這種方式來報導亞洲主導的第一個經濟論壇嗎?有唸過書的人應該知道,亞洲有幾個經濟論壇組織,例如APEC等,但這些經濟論壇基本上都是由美國主導,所以在2001年的時候,成立了類似世界經濟論壇的博鰲論壇,主導權掌握在亞洲人手上,而這個論壇也比照世界經濟論壇,定義為NGO,且永久會址就定在博鰲。順帶一題,這個論壇的參與不是以國家為會員單位,企業或組織也可以,只要是工商團體或經濟組織都行,但政黨是不行的,所以在一些中國的新聞稿裡把胡錦濤在跟蕭萬長見面時,頭銜定位成共產黨總書記其實是很有問題的,畢竟黨總書記是沒那個資格參與論壇的。當然啦,除非是把兩個人的會面定位成跟博鰲論壇毫無關係,只是一種「不期而遇」。

 

2008年的博鰲論壇,其實大會主要討論的議題有四個,而這四個議題雖然跟這次大會的贊助廠商有關,但絕對都比胡錦濤與蕭萬長會面來的重要,很可惜的是台灣媒體好像沒人報導,真#@$!#@。這四個議題分別是「對話房地產」、「媒體看亞洲」、「綠色能源」、以及「電信的持續增長與可持續發展」,其中房地產主要是討論美國次貸影響,以及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尤其是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在去年物權法通過後,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預計對整個亞洲的資金流動會產生極大的影響。而綠色能源這個議題基本上是企業跟各國政府如何一同制訂能源政策,爭取雙贏的一種研討,我覺得除了企業要政府在一些法規或政策上的支援外,政府也在找尋願意協同開發新能源的企業合作。

 

兩天的博鰲論壇結束了,但台灣媒體只報導最不重要的,而整個亞洲都在創造共識的同時,只有台灣媒體一昧的告訴台灣人,胡錦濤跟蕭萬長見面講了什麼,談了什麼,然後蕭萬長有沒有用台胞證,唉...失格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cchu 的頭像
    kcchu

    離家不出走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