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年前,香港降下了米字旗,升起了五星旗,正式結束了英國的殖民時代,但香港真的回歸中國了嗎?還是改為被同種不同文的中國殖民呢?中英鴉片戰爭後,其實香港與九龍是被割讓的,也就是說,香港跟九龍永久成為英國的領土,而香港也是英國最東邊的領土,世界三大天然深水港之一,對英國而言,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因為九龍與香港實在太小了,所以英國又跟大清租了新界99年,1997說實話,只是新界的租約到期,而非包含香港與九龍的整個「香港」。英國原來是想繼續租新界,但新中國成立後,中蘇翻臉又加上國內的文革,中國的領導人不願意在主權上讓步,英國感覺到了,但沒想到中國的決心是如此的堅定,原來還想只把香港主權還給中國,但治理權還保留在英國手中,但中國卻語帶威脅,香港與九龍要一併要回去,否則不惜以武力統一,而英國在評估實在不太可能用武力保住九龍與香港後,決定了1997年6月新界租約到期後,連同九龍與香港一併「歸還」給中國。10年過去了,中國為了向世界展現主權,拒絕了英國派出特使參加回歸10年慶典活動,而只讓英國駐港領事出席活動,與世界上其他有在香港設立領事館的國家一樣,換言之,中國要切割英國跟香港的關係,一國兩制這個口號,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但我覺得,越來越像兩個口號連在一起念,有些政策施行的是一國,有些政策施行的是兩制。跟政治有關的堅持一國,跟經濟有關的採用兩制。

 

先就最明顯的香港政治體制來看,這是標準的一國,也就是北京中央講了算。其實英國人也頗可恥,在回歸前,大舉開放了香港人在政治上的自主權,開放了立法局的選舉,並提倡港人治港,但英國的手段雖然是希望讓西方的民主制度在香港扎根,但英國在殖民香港的這近百年期間,並沒有釋放太多的政治權利給香港人,香港人在政治上一向是很冷感的,這也是為什麼香港人(應該說全球的華人)都很重視台灣的政治變化,畢竟台灣才是真正華人文化下的民主典範,香港為一根政治有關的狂熱,大概就只有紀念64運動的活動吧,但將近20年過去了,從第一年50萬港人上街頭到今年大概只有2萬的情形,就知道香港的民主自由觀念,根本不是香港人的生活重心。肥彭在最後任期中,給了香港很多的民主,但我覺得,香港人重視的,並不是特首是不是民選,而是特首能夠帶給香港多高的經濟成長率。從煲呔曾的聲望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只要是專心搞經濟的特首,北京喜歡,香港市民也會喜歡。

 

這樣說來,香港特首除了貫徹北京的政治決策外,其頭銜改為「香港商會總會長」恐怕是更適合的。香港的政治是標準的一國,也就是北京的那一國,不容許有兩制的存在,立法會也只是地方議會的層級,真正的「政策決策」還是由北京來決定。而一國的表現上,更是在教育、軍事、外交上表現的淋漓盡致。香港有外交?當然有,畢竟香港居民拿的護照跟中國護照是不同的,香港人去其他國家也與中國公民去其他國家不同,畢竟香港人去很多地方不用簽證。然而,這只是涉及遷徙自由,香港最重要的外交就是經貿,而這個經貿又是由世界的自由港,轉型成為中國的出口港,既然牽扯到經濟,當然就允許兩制的存在,畢竟香港的國際貿易地位,是中國不想破壞的,所以港幣也不廢除,但除了經貿外的外交關係,卻又必須全部掌握在北京手中,除了國際經貿組織外,政治性的國際組織,香港不是成為中國代表團的一部份,就是完全消失,這種沒有「銅臭」的關係,當然就是要堅持一國政策了。

 

而教育政策,這個鮮少人提及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中國的一國政策在香港是如何執行。教育是百年大計,原來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教育,思想上要香港人成為世界公民,也就是只教導普世價值而已,而回歸以後,中國開始加入了愛國教育,第一要務就是教導香港小孩中國是祖國,要以做為中國人為榮,這種民族主義的教育思想,在香港可是頭一遭出現。十年過去了,青少年已經開始是在這種教育思想下長大,或許這也是香港民主派未來的隱憂,因為擁有自由思想及批判能力的自由公民,會開始有斷層,下一代的香港人,已經有了對中國的歸屬感,不再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思考方式相信也不會是市民主義至上,而會帶著濃濃的「中國特色的民族主義」了。

 

政治一國,是香港送給中國的回歸伴手禮,而中國送給香港的見面禮,就是經濟兩制了。只要是危害到香港的經濟發展,一律採用兩制,也就是香港可以有自己的制度,但只要是對香港有好處,而中國可以幫上忙的,中國也很樂意開放,在一國跟兩制之間,還可以找出其他的辦法,不過基本上還是從兩制的前提下出發,例如QFII與QDII這兩項,QFII發給香港的金融機構去投資A股,而QDII主要投資地方就是香港,雖然說是開放了投資標的,但最大的受益還是香港的股市。但不論如何,這些措施並不是完全的讓人民幣與港幣自由兌換,而是有限度的流通,只是為了讓香港能夠持續繁榮,並穩定中國的經濟發展罷了。

 









香港地小,所以經濟資源自然僧多粥少,香港的房租幾乎是全世界最高的了,而香港股市更是跟房地產息息相關。九七之前,香港房地產跌的不像話,就是因為有錢人懷疑中國的五十年不變保證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把資金乃至個人都搬到加拿大去,而九七之後,這些香港人慢慢的又將資金乃至於人搬回香港,對這些香港人而言,要再進入香港根本不是難事,甚至相信中國後將資金拿來投資深圳等香港周邊的經濟特區,都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對中國內地人而言,要移民香港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最近香港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就是內地孕婦到香港生下小孩,為了就是在香港落地生根,而香港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使出了一系列的手段,包含提高內地孕婦生產所需費用、拒發簽證、乃至於公開宣佈小孩不會有香港居民的身份,而北京政府也默許港府這樣做,這可跟其他政策決定的流程完全不同,就是為了讓香港不會被內地人稀釋了香港的富裕,即使只是一點點的人數也不行。

 

香港回歸十年了,我覺得一國兩制讓香港與中國,一有裡子一有面子,中國要了一國,香港要了兩制,而這個制度我相信會持續下去,香港對中國而言,只是提早好幾十年就開始的一個經濟特區,待中國的各個經濟特區及一級城市發達後,香港的制度就會跟上海等都市沒什麼不同了,到時候就是一國一制的時候,其實我也蠻期待的,什麼時候從香港到深圳,就會向上海到蘇州一樣,總有一天會統一成一個大香港市,而這個轉變,香港等中國的部分多,中國等香港的部分,恐怕這十年就已經差不多讓香港在政治、民族、情感上很中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cchu 的頭像
    kcchu

    離家不出走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