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韓國與美國的FTA已經敲定了,這個自由貿易協定被盧武炫視為任內最重要的政績之一,同時也將韓國與美國的經貿關係拉的更近,當然啦,對台灣來說,這個FTA對台灣的未來可以說是蒙上了一曾陰影,而台灣的官員還在顢頇的認為影響不大,殊不知這幾天中國總理溫家寶也在韓國訪問,其實背後就是要談中韓的FTA,如果這個FTA也簽訂完成,台灣就不會擔心產業外移的問題了,因為不會有任何像樣的產業還留在台灣了。


 


FTA是兩國在貿易上簽訂協議,目的是為了提升兩國貿易關係,用八股的講法就是促進兩國之間的「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而最主要的就是在降低關稅這個項目上,以及搭配其他的減少通關流程、減少工作簽證的取得障礙等,其中最有名的FTA,就是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區),這個FTA的範圍是三個國家,其實是美國為主的國際自由貿易協定,加拿大、美國、墨西哥三個國家等於是互相開放邊界,尤其是美加邊界,從此被視為全世界最少邊防的國界,加拿大人也因這個FTA可以自由的到美國工作,而墨西哥也因為這個FTA,對美國大量輸出產品,使得美國的各類產品價格迅速下降,對美國消費者而言,絕對是受益良多,但美國工廠也因為FTA的關係,紛紛到墨西哥設廠,因為墨西哥設廠的成本較美國來的低,雖然美國的部分勞工會因此失業,但整體而言,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個國家的經濟,都因為這個FTA的簽訂,而有所成長與提升。而美國勞工的問題,也同樣發生在這次的美韓FTA上,抗議的主角換成了韓國的農民,因為FTA的簽訂會讓韓國農民失業,因為美國進口的農牧產品價格較低,日本與澳洲的FTA遲遲簽不下來,也是因為日本農民的抗議。我個人認為,這是國家經濟要轉型的問題,而全面性保有所有的產業是以經過時的作法,不適合農業發展的國家就乾脆放棄農業會比較好,以英國為例,英國從14世紀就放棄農業了,到現在英國主要的農牧產品都是國外進口,英國也沒有因此出現任何問題啊。回歸基本面,FTA讓世界各國,生產自己最有競爭力的產品,然後用賺來的錢買其他的產品。


 


台灣也有跟其他國家簽訂FTA,不要懷疑,台灣真的有,只是說出來讓人笑話,分別是巴拿馬、瓜地馬拉、以及尼加拉瓜,正在洽談中的也都是中美洲的邦交國,這些國家跟我們的貿易,幾乎都是我們跟他們買,鮮少賣東西給他們,以上述三個已經簽訂的國家而言,簽訂後的經貿變化,就是中美洲的農牧產品輸入增加了好幾倍,而台灣出口到該國的貿易額反而下降了,蠻諷刺的,簽訂FTA不是互惠,而是減少了台灣輸入中美洲農牧產品的關稅而以,講實話,這種貿易方式還要簽訂FTA嗎?經濟部一紙行政命令就可以做到了。而對台灣真正有意義的FTA,都還在紙上作業,甚至被政府拿來當成政治工具,例如前一陣子要求美國商會對美國施壓,要求簽訂FTA一樣,反而被美國商會打了一巴掌,頗丟臉的,至於這種把FTA當成政治籌碼的戲碼,除了美國外,還有日本、新加坡、紐西蘭、菲律賓等國家,跟這些國家的FTA,還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才能簽訂。


 


而跟台灣經濟息息相關的周邊國家,依據經濟部的數據,外貿額的前十名國家分別是日本、美國、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德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荷蘭,我們來看看他們與其他國家FTA的簽署狀況,以韓國而言,除了已經跟美國簽訂,正在跟中國談之外,2006年5月就與東協簽訂了FTA,真不知道從李登輝就開始喊南向政策到底喊到哪裡去了,而日本與韓國也正在洽談簽訂FTA中,韓國主要的FTA簽訂,都是跟台灣的主要貿易伙伴,當韓國都簽訂完成後,到底還有什麼國外廠商要買台灣的產品呢?前面提的南向政策,除了死在韓國的FTA之外,其實中國與東協也早在2004年就簽訂了FTA,更在今年完成了加簽服務業的FTA,而日本雖然還沒跟東協簽FTA,但預計今年也會完成,就算沒完成,日本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已經簽訂完成了,而台灣另一重要經貿伙伴,美國,也早就與新加坡簽好了,而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國,也預計在今年就會跟美國簽訂FTA了。回頭看日本,日本除了跟東協、韓國在談FTA外,中國也與日本正準備開始談FTA,溫家寶這次訪問日本與韓國,很大的一個目的就是要與這兩國談FTA。


 


仔細看了看這些FTA,都是台灣主要的貿易伙伴互相簽訂的FTA,台灣已經在全球經貿網絡中被邊緣化了,而除了這些國際間的FTA的以外,還有一個類似FTA的東西,就是中國與香港簽訂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讓香港這個本就是國際港的都市,成為中國貨物輸出到外國的門戶,也成為國外商品免費輸入中國的管道,CEPA帶給了香港無限的商機,也讓更多的外商(包含台商)將工廠移到中國,在透過香港原有的全球物流網將商品輸往世界各地,而在中國大陸的港口及陸路運輸逐漸成形後,在透過與各國的FTA,直接從中國的港埠對外輸出,這也是為什麼2006英國的港口發展組織發現,全世界貨運量前廿名的港口,中國佔一半!


 


FTA的簽訂,一定是兩國都能夠從此獲得利益,當然,不是像台灣與中美洲友邦簽訂那種沒意義的FTA,而是獲得的利益大於損失,也就是說,必須要犧牲一些本國所不擅長的產業,換得較擅長的產業更大的發展,勢必要讓被犧牲的產業轉型,人力的再教育與提升。舉例而言,假設台灣與美國簽訂FTA,勢必要犧牲台灣農業,因為農牧產品從美國進口會更便宜,全國消費者都會受惠,但除了精緻農業外,台灣其他農業人口必須要接受轉型的再教育,而釋出的農地也可以轉型成為工業區,因為台灣的強項在於電子業,換言之,由美國生產所有台灣要的農牧產品,而由台灣生產全美國需要的電子零件,這樣兩國都能因此而受益。然而台灣的經貿伙伴互相都開始簽訂FTA了,而台灣在經濟上的對手韓國、日本、東協也都與主要出口地美國簽好了,台灣的未來要怎麼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現在要做長線投資,我不會選擇台灣,而會選擇台灣的競爭對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