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胡言亂語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開車上班,照例一路聽廣播,下班快到家門口的時候,聽到tutorabc的廣告,笑到我眼淚都飆出來了,路都看的不太清楚。

 

tutorabc是一個線上英語教學的公司,廣告內容大致如下.....當然啦,請用阿扁的語氣跟語調....呵呵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天了,已經騎自行車上下班兩天了,淡水到內湖,來回約45公里,絕不僅是一個爽字就可以形容。

 

早上六點半出門,幹,頂著風騎,舉步維艱啊!想說回家的時候就是順風了,沒想到下班時,幹,還是逆風,怎麼可能?原來,國中時就有學過,一夜下來,陸地散熱比海洋快,所以海洋溫度在清晨比較高,空氣密度就會比較低,氣壓就會比較低,所以陸地上的空氣就會朝海洋移動,吹陸風啦,而下班的時候天剛黑,陸地比熱比較大,所以就反過來,改吹海風。老天爺擺明了嫌一天騎45公里不夠辛苦,還要搞個逆風來折磨人。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為啥這樣說呢?因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從新店搬到淡水,不就說明了我是個聰明但殘酷的人嗎?呼.....好冷......

 

搬到淡水以後,生活上有了一些驚喜,尤其是當下班時從市區回家,不再是從地底的地底站鑽出地面,然後景色依舊是人山人海的都市叢林,現在可以一路看著景色的變化,從高樓大廈變成田野,過了關渡捷運轉了一個大彎,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眼前出現了淡水河以及關渡大橋,冬季的太陽下山的早,淡水以及對岸的八里燈火點點,真的是美不勝收啊!出了捷運,空氣不再是污濁的都市廢氣,而是舒服的海風,今天就在走入警衛室前,還聽到了蟲鳴,真是....太完美啦!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兒子一出生,立刻產生了一個重大影響,就是我家的個人平均所得立刻降低了17%(這個影響只比老婆不去上班,讓個人平均所得降低36%好一點),這對一個精打細算的我來說,這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所以,要先規劃好兒子出生之後要如何為這個家付出心力。俗話說的好(老外講的也算),「做你最擅長的,交易其他的」,所以身為一個嬰兒,最擅長的是什麼呢?用經濟的術語來說,嬰兒會有什麼「市場需求」存在呢?

 

嬰兒嘛,別人看到想要抱一抱跟照相的「需求」應該是最多的,所以應該從這方面著手,所以,我決定了,以後要跟我兒子照相的,一張照片100元起跳,為什麼要用起跳這個字眼呢?因為如果表情很有趣,會在眾人間流傳許久,所以如果表情特殊的,多收50,例如笑得很開懷,哭的很悽慘之類的,而做鬼臉的話那就要多收100了,如果只是睡覺的樣子,那就是基本價100嘍。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台灣,好像投票就是民主的表現,然後很怪的是,民眾投票的意向,跟選出來的人要幹啥似乎沒什麼關係,台灣的選舉,不論是小到鄉鎮市長還是代表,還是大到總統跟中央民代,政見似乎都只在「愛不愛台灣」,「夠不夠本土」,其中本土這件事情,跟選區有點關係,在哪裡選就愛哪裡,呵呵,但兩個都絕對只跟口水有關。

 

其實,選舉這回事情,只不過就是為了減少政策制訂跟執行的外部成本罷了,先解釋一下「治權」的成本在哪裡,治權很簡單,就是做決定,例如要把稅收放在哪裡是一種治權,學生時期老爸禁止晚上10點後在外遊蕩是種治權,所有的決定都會產生兩種成本,一種是決策的成本,一種就是外部成本了。看事情的本質,來決定要使用那種決策形成制度,舉例來說,斑馬線的寬度應該多寬,這種事情如果還要全民投票就太誇張了,也就是說要做這個決策,決策成本會大於外部的成本,所以大概就只要當初負責畫線的那個人決定就好了,但他的決定會影響到所有人,但有誰真的很在乎斑馬線的寬度呢?換言之,當決策成本大於外部成本時,政策的制訂就會傾向於獨裁,而外部成本大於決策成本時,就會傾向於民主了。好,所以先確認了一件事情,當一個政策對我的影響,遠大於我表達意見所要付出的成本時,我才會去投票。那這樣,誰誰誰愛不愛台灣,或夠不夠本土,干我什麼事?要為這種事情投票,就是愚蠢的事情,不是嗎?那為啥台灣會產生這種選舉文化呢?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11月1號開始,每天強迫自己運動至少,轉眼間已經快兩個月了,當然啦,不敢說每一天都有運動一小時,但有時候一天運動兩三小時彌補回來,所以平均下來,每天運動絕對都有一個小時的啦。這兩個月來,有其腳踏車,有在家裡做體操,但最多的,還是走路。當然啦,以公車編路線的方式說明走綠的路線,就是有三條正線,其中最常走的一條,就是下班後從公司走路到捷運站,在園區內走,人多車多,沒什麼感覺,但出了園區開始沿著樂群一路,高級住宅區就是高級啊,房子與馬路間的綠地,足足有那那那那麼寬,在人行道上行走,感覺果然是比較舒服的,也聞不到什麼汽車廢棄的味道,右邊又有豪宅可看,感慨啊,不知道何時才買的起。一直到明水路,這段豪宅區的人行道,基本上跟雙向車道差不多寬,也是整條路最舒服的一段路,小跑步也可以。過了明水路,可以繼續沿著明水路,但這不是我最喜歡的路線,畢竟明水路旁的人行道離馬路很近,走起來不舒服,這一段路我比較喜歡走平行的397巷7弄,這條巷子車不多,雖然人行道斷斷續續,但走在馬路上也不會有危險。路途中有好多幼稚園托兒所,每次經過都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在門口接小孩子,小孩子跑來跑去的不受控制,真的很吵。過了大直橋下,就要過馬路走道堤防邊了,從這裡開始,可以一路走到美術館而不需要擔心車子的問題,每次在這裡小跑步,有時候會比旁邊那一排車流還快到圓山,尤其是禮拜五,呵呵,很有成就感。過了中山橋,就可以看到捷運站了,經過台北故事館的時候,幾乎沒看過有人在那裡吃飯,當然啦,除了今天耶誕夜,好不容易看到裡面坐了八分滿,唉,可憐啊。

 

當然啦,有正線就自然會有副線,有另外一種走法也不錯,我走這條副線已經兩次了,人少,但相對而言有點毛毛的,呵呵。從樂群一路走過天橋,直接到河濱公園,然後從河濱公園沿著基隆河走到圓山,堤外本來就有腳踏車道,所以沿著腳踏車道走路是很舒服的,跟正線比起來,整條路比較好走,但少了汽車廢氣,卻多了基隆河的...ㄟ,好啦,河水算是乾淨,但...還是有味道。呵呵。沿著基隆河走,車少雜音少,也可以看到台北市的夜景,走起來心情真的比較好,但一旦走上了副線,沿路絕對沒有任何商店,不走到圓山是沒有回頭路的,中途還會有「無聲」的腳踏車偶而從身旁掠過,有時候真的會毛毛的,因為騎車的有些也會用很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好像我不屬於提外的世界一樣。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落格到底寫來幹啥的?其實從很久以前自己開始寫網頁,就沒有好好思考過這個問題。還記得寫出第一個網頁的時候,那種興奮的感覺,然後到IRC上跟大家分享成果,那時,真有成就感啊,一路走來,也製作過無數個網頁,工作上的不算,算來像樣的網站也寫超過10個有了吧。記得第一個網頁是寫自我簡介,現在想想那個網站內容不過就是把履歷放到網站上給大家看而已。雖然現在內容寫啥已經很模糊了,但還是記得幾天後第一次改版(對,那時候就染上「認為網頁改版會比較好」的惡習)時,增加了center跟背景音樂兩個語法後,看到網頁有「全新」風貌的興奮,想當初,為了netscape跟ie都能播放背景音樂,語法還要寫兩種咧。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有人問我,想要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我會回答如果是女孩就再生一個,是男孩就不要生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認為我是個重男輕女的大沙豬。但實際上我被誤會了,其實,我是比較想要女兒,而不是兒子。那為什麼會有上述的結果呢?

 

我心目中理想的小孩性別與數量,是兩個女兒,所以,如果生了一個女兒,當然要嘗試再生一個看能不能生出第二個女兒,如果第二個果真也是女兒,那就太完美了,如果是個男孩,那就只能說美中不足但尚可接受。但如果第一胎就生了個兒子,那如果第二胎也是個兒子,兩個兒子這種不得閒的生活是我不要的,所以,不願意賭第二胎可以生到女兒的機率,乾脆不要再生,只要維持一個兒子就好。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前一陣子一直在跟朋友練習新加坡英文對話,練到最後有點走火入魔,講英文都會很自然的用上一些奇怪的用詞跟語調,剛開始的時候還覺得蠻好玩的,以後去新加坡還可以混當本地人,但後來就有點OOXX了,因為無法改變回正常說英文的方式,讓所有人都覺得怎麼我好像搬去新加坡了一樣,被同化了。

 

新加坡的英文會那麼好笑(不是歧視,是真的蠻可愛的好笑),主要就是腔調上有馬來腔,在加上特有的外來語用詞,說起來自然會說的比一般英文來的快,然後加上很多口語,那種感覺很像是廣東話之於普通話,生動了許多。而這種非正規英文的濫觴,在使用中文的地區而言,應該就是所謂的洋涇濱英文了。其實,洋涇濱當初止的可能不是英文哩,有可能是法文。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