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1號開始,每天強迫自己運動至少,轉眼間已經快兩個月了,當然啦,不敢說每一天都有運動一小時,但有時候一天運動兩三小時彌補回來,所以平均下來,每天運動絕對都有一個小時的啦。這兩個月來,有其腳踏車,有在家裡做體操,但最多的,還是走路。當然啦,以公車編路線的方式說明走綠的路線,就是有三條正線,其中最常走的一條,就是下班後從公司走路到捷運站,在園區內走,人多車多,沒什麼感覺,但出了園區開始沿著樂群一路,高級住宅區就是高級啊,房子與馬路間的綠地,足足有那那那那麼寬,在人行道上行走,感覺果然是比較舒服的,也聞不到什麼汽車廢棄的味道,右邊又有豪宅可看,感慨啊,不知道何時才買的起。一直到明水路,這段豪宅區的人行道,基本上跟雙向車道差不多寬,也是整條路最舒服的一段路,小跑步也可以。過了明水路,可以繼續沿著明水路,但這不是我最喜歡的路線,畢竟明水路旁的人行道離馬路很近,走起來不舒服,這一段路我比較喜歡走平行的397巷7弄,這條巷子車不多,雖然人行道斷斷續續,但走在馬路上也不會有危險。路途中有好多幼稚園托兒所,每次經過都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在門口接小孩子,小孩子跑來跑去的不受控制,真的很吵。過了大直橋下,就要過馬路走道堤防邊了,從這裡開始,可以一路走到美術館而不需要擔心車子的問題,每次在這裡小跑步,有時候會比旁邊那一排車流還快到圓山,尤其是禮拜五,呵呵,很有成就感。過了中山橋,就可以看到捷運站了,經過台北故事館的時候,幾乎沒看過有人在那裡吃飯,當然啦,除了今天耶誕夜,好不容易看到裡面坐了八分滿,唉,可憐啊。
當然啦,有正線就自然會有副線,有另外一種走法也不錯,我走這條副線已經兩次了,人少,但相對而言有點毛毛的,呵呵。從樂群一路走過天橋,直接到河濱公園,然後從河濱公園沿著基隆河走到圓山,堤外本來就有腳踏車道,所以沿著腳踏車道走路是很舒服的,跟正線比起來,整條路比較好走,但少了汽車廢氣,卻多了基隆河的...ㄟ,好啦,河水算是乾淨,但...還是有味道。呵呵。沿著基隆河走,車少雜音少,也可以看到台北市的夜景,走起來心情真的比較好,但一旦走上了副線,沿路絕對沒有任何商店,不走到圓山是沒有回頭路的,中途還會有「無聲」的腳踏車偶而從身旁掠過,有時候真的會毛毛的,因為騎車的有些也會用很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好像我不屬於提外的世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