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11月1號開始,每天強迫自己運動至少,轉眼間已經快兩個月了,當然啦,不敢說每一天都有運動一小時,但有時候一天運動兩三小時彌補回來,所以平均下來,每天運動絕對都有一個小時的啦。這兩個月來,有其腳踏車,有在家裡做體操,但最多的,還是走路。當然啦,以公車編路線的方式說明走綠的路線,就是有三條正線,其中最常走的一條,就是下班後從公司走路到捷運站,在園區內走,人多車多,沒什麼感覺,但出了園區開始沿著樂群一路,高級住宅區就是高級啊,房子與馬路間的綠地,足足有那那那那麼寬,在人行道上行走,感覺果然是比較舒服的,也聞不到什麼汽車廢棄的味道,右邊又有豪宅可看,感慨啊,不知道何時才買的起。一直到明水路,這段豪宅區的人行道,基本上跟雙向車道差不多寬,也是整條路最舒服的一段路,小跑步也可以。過了明水路,可以繼續沿著明水路,但這不是我最喜歡的路線,畢竟明水路旁的人行道離馬路很近,走起來不舒服,這一段路我比較喜歡走平行的397巷7弄,這條巷子車不多,雖然人行道斷斷續續,但走在馬路上也不會有危險。路途中有好多幼稚園托兒所,每次經過都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在門口接小孩子,小孩子跑來跑去的不受控制,真的很吵。過了大直橋下,就要過馬路走道堤防邊了,從這裡開始,可以一路走到美術館而不需要擔心車子的問題,每次在這裡小跑步,有時候會比旁邊那一排車流還快到圓山,尤其是禮拜五,呵呵,很有成就感。過了中山橋,就可以看到捷運站了,經過台北故事館的時候,幾乎沒看過有人在那裡吃飯,當然啦,除了今天耶誕夜,好不容易看到裡面坐了八分滿,唉,可憐啊。
當然啦,有正線就自然會有副線,有另外一種走法也不錯,我走這條副線已經兩次了,人少,但相對而言有點毛毛的,呵呵。從樂群一路走過天橋,直接到河濱公園,然後從河濱公園沿著基隆河走到圓山,堤外本來就有腳踏車道,所以沿著腳踏車道走路是很舒服的,跟正線比起來,整條路比較好走,但少了汽車廢氣,卻多了基隆河的...ㄟ,好啦,河水算是乾淨,但...還是有味道。呵呵。沿著基隆河走,車少雜音少,也可以看到台北市的夜景,走起來心情真的比較好,但一旦走上了副線,沿路絕對沒有任何商店,不走到圓山是沒有回頭路的,中途還會有「無聲」的腳踏車偶而從身旁掠過,有時候真的會毛毛的,因為騎車的有些也會用很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好像我不屬於提外的世界一樣。
如果開車上班,晚上我就會想辦法彌補,最簡單的方是就是到隔壁的小公園,繞著小公園走,公園真的很小,繞一圈不過兩百多公尺,所以每次都要繞著這個小公園大概卅圈。繞著這個公園,發現了原來我家旁邊這個小公園,裡面還真多設施,有給小孩玩的,也有給老人下棋的地方,以前從來沒有特別留意過。其中有三個年輕人頗怪,每天(應該是啦,至少我每次走路都遇到)都在公園裡,霸佔著一組石頭桌椅玩撲克牌,而且都玩到很晚才走,至少我11點的時候還看他們玩的興高采烈過。
有個路線是我假日最喜歡走的路線,偶而晚上也會走,但路線稍微小複雜,主要就是先走到新店溪畔,然後從秀朗橋走到碧潭,再從碧潭沿著瑠公渠走回市區然後回家。在走到新店溪的路上,會經過一個同事家,還曾經正好遇到他下班回家(ㄟ?他才下班為何我會遇到?蹺班?亂來...我是請假陪老婆產檢的好先生!)。快到新店溪的地方,會經過一個游泳池,等天氣再冷一些,不適合走路的時候,就要改去室內游泳池游泳運動了。呵呵。在新店溪畔走路,常常會遇到好玩的事情,記得上次新聞有報,颱風過後新店溪畔一堆人在撈魚,不知道各大新聞台有沒有拍到我,因為我那時候正好有在那邊走路呢,其實每次走到小碧潭,就都會看到一堆人在釣魚。新店溪每到假日就會湧進很多人,棒球場、網球場、跟籃球場永遠都是人擠人,也會看到一堆人攜家帶眷地在騎腳踏車,常常看到的是,一家三口一身標準的單車服裝跟安全帽,腳下踩的是高檔腳踏車,但從車輪的狀態跟車身乾淨的程度,就可以發覺只是跟著「潮流」出來騎腳踏車的人罷了,呵呵。不可一世的態度,蠻有台北人休閒不忘show off的心態。
走路真的很舒服,又可以運動,每次走完都是滿身汗,但全身不會酸痛,反而很舒服,當然啦,走路不知道能夠燃燒多少脂肪,哈哈哈哈,這才是最重要的啦!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