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有比這個學校「更屌」的名稱了........
- Jul 21 Sat 2012 19:57
大鳥國小
- Jul 12 Thu 2012 00:19
軍機公園
- Jul 12 Thu 2012 00:12
羅厝天主堂
中部第一個天主教聖地,很神奇的是,並不是傳教士主動到這裡,而是羅厝的居民到高雄聽到傳教,覺得要回鄉推廣,所以請神父回到羅厝開立天主堂。教堂於1877年蓋好,光緒皇帝還送了一塊匾「奉旨敬教」
- Jul 10 Tue 2012 00:10
中英大樓
前陣子新聞在介紹台北一棟可以騎機車上樓的公寓大樓,就讓我想到台中也有一棟,設計更奇特的大樓,他是可以開車上頂樓的一棟住商混合大樓,而且車道就是走道!大樓中心是四面的樓梯,住宅、商店沿著車到兩側林立(算吧!),當年台中這種住商混合大樓可多著呢,日市街屋拆掉後幾乎都是蓋成這種集合大樓。曾幾何時,舊市區沒落了,這類大樓也慢慢的衰敗,最後變成特種營業的場所,而樓上更是龍蛇雜處的治安死角,後來中英大樓失火,燒死了四個人,從此大樓就完全失去了商業功能,住戶也都只剩下老人跟街友佔據的廢棄住宅單位,五樓以上,更是封了起來,車道上擺了個神壇,看來是當年失火後祭拜亡者之處。
- Jul 10 Tue 2012 00:04
合作大樓
記得小時候,會到這裡來買玩具,大一點,會到這裡看電影,然後......就再也不來這裡了........路過時看他變成玉市,後來又看他沒落。建築樣式是像客家土樓一樣的回字造型,中間是劇場,一樓是店鋪,外圍二樓以上都是住宅,曾經是四方來朝聖的都市建築標竿,走在裡面,有一種上海1933老場坊的感覺。
- Jul 08 Sun 2012 23:57
毘廬禪寺
- Jul 06 Fri 2012 18:50
時間凝結的聚落
這個聚落有好幾個名字、東山、十塊厝、或者是大突寮,清泉岡機場在興建的時候,很多聚落從此消失,但這個聚落陰錯陽差的保留了一半下來,而機場的圍牆好像是另類的柏林圍牆一般成了這個聚落的一部份。而除了機場外,聚落北邊有清水的公墓,南邊又緊鄰神岡的公墓,東邊就是大甲溪,與世隔絕般,連主要幹道都還可以看到清朝時期留下來的樣子。
- Jul 06 Fri 2012 18:45
大楊油庫
在台灣,多的是外來政權所留下來的遺跡,但美軍曾幾何時也參與過,只是較少人關注而已。台中清泉崗,老台中人都知道,以前都是用英文名字叫他CCK,連公車上都是寫CCK而非清泉崗,這個機場就是中美協防條約下的產物,而為了在越戰中作為B52的基地,所以美軍蓋了七座油槽,目前僅剩一座作為歷史的見證。
- Jun 17 Sun 2012 18:54
中南海請客
胡錦濤主席同志說:來台中,吃住都算我的!
- Jun 15 Fri 2012 18:56
不當宅男
老窩在家關注財經不是長久之計,也應該多出門從事些體育活動跟慈善事業.......
- Jun 14 Thu 2012 20:18
椰子乖乖
現在已經不流行放綠色乖乖了,都改放加長型靠得住了
- Jun 12 Tue 2012 17:47
一心涼麵
一心市場旁邊是台中最早改建的眷村莒光新城,所以就有很多傳統的外省小吃,一心製麵原來只是市場裡面麵食原料廠,後來也自己開始賣涼麵。醬料蒜味比較重,比較缺少麻醬香,沒什麼特色但也不會很難入口,配菜主要是紅蘿蔔及黃瓜絲,比其他家的來的細長,脆脆的帶有清香。不愧是製麵廠,看起來像是一般的油麵,但麵非常軟嫩彈牙,量也非常充足,是一碗中上等的涼麵。
- Jun 12 Tue 2012 17:46
滋養製菓
中午涼麵吃不飽,所以來個下午茶吧!滋養製菓到門市就可以一個一個口味挑,不用一次買一整盒同口味。先來個巧克力饅頭、楓、以及栗饅頭吧。
饅頭類的內餡主要是白豆沙,軟軟酥酥略帶一點甜,黏稠度比較高一點,巧克力饅頭的外皮參了巧克力粉,而內餡有小塊的純度不低的巧克力,略苦,但跟白豆沙很對味,雖然跟太陽堂的相似度不高,但確有另一種口感。栗饅頭則是烤的時候有刷油,表皮油油亮亮有點韌度,一咬開滿嘴栗子香,一整顆的栗子應該是事先有處理過,甜度比一般的糖炒栗子還要甜一些。
楓則是糕點類,雖說是用抹茶跟紅豆做的,但沒什麼茶香反而有點麵粉味,紅豆沙餡雖然軟、甜,但還是不能完全蓋過麵粉味,或許豬油放多一點提出豆沙香是個解法,但這就太不養生了。呵呵
- Jun 12 Tue 2012 17:45
南投鄉道10號
依據這編號,這條路的路名應該叫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