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灣區,這個已經併入黃浦區的地方,在緊鄰著世博會展區的黃浦江邊上,拆了一堆老房子,打造出一片新的黃浦江灘頭,並在這裡蓋了個城市規劃的樣版展覽館。一棟頗精緻的綠建築,但看裡面已經是人去樓空的樣子,也在昭告著盧灣區的消失吧。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盧浦大橋是黃浦江上最後一座建成的橋樑,連結盧灣區與浦東區,這也是這座橋樑命名的由來,只是橋樑還在,但盧灣區已經跟黃浦區合併,變成新黃浦區了。盧浦大橋建成時,姚明帶領著一支運動隊伍跑過此橋。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條路不長,挨著原法租界的邊界華山路,也因為一齣台灣的偶像劇而更加出名。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號稱上海最浪漫的一條馬路,相傳是原來住在這裡的田姓地主,生了個女兒單名一個愛字,所以這條路原名叫做田愛路。1945年的時候,改名叫做甜愛路,從以也被刻意營造成一條具有特殊意義的馬路。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6 Sat 2011 23:45
  • M50

M50是莫干山路50號的意思,原來是一個紡織廠,廠改建成現代化廠房後,舊的廠房保存了下來,作為創意園區,而這個廠區也是所有創意園區中最大的,其中建築還保留了20至50年各時代的樣子。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樂坊原來也是個工廠,改建後成為創意產業中心,以及夜生活的聚集地。不過目前除了第一財經之外,似乎其他較小的商店都已經沒什麼在營業了,可能晚上夜店還能吸引一些人來吧,尤其是著名的MUSE,聽說是劉嘉玲開的哩。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莫干山路是少數開放塗鴉的區域,不過這片塗鴉牆即將消失,因為上海市政府已經決定整塊地方都要為了都更而拆遷了,目前已經拆的差不多,應該在過不久這裡就要變成蘇州河畔水岸住宅的建築基地了。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浦大橋建於1993年,是聯絡上海老市區楊浦,與新市區浦東的重要橋樑,由鄧小平親自提字。而楊浦大橋在浦東一側,旁邊有條小河叫做洋涇港,上面有條看起來頗有年代的橋,應該是浦東重劃前的舊有道路為了跨越洋涇港而建,現在重劃後有了更寬廣的新馬路,舊路連著舊橋就被遺忘了。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子的後人、總統跟國父的連襟、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私人銀行家、央行總裁,最後因為發行公債貪污丟了官位,但沒吃過牢飯,反而美國台灣兩地跑,他原來在上海住這裡。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個華東地區,目前僅剩下朱家角還有清朝留下來的郵局,而郵局外面的郵筒,是當年的老東西,現在還可以丟信進去哩。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家角主要的街道均沿著水道而建,形成大門朝陸路,後門朝水路的現象。其中最繁榮的兩條街,分別是放生橋以北的西井街,以及放生橋以南的北大街。朱家角的房舍多半屬於白牆黑瓦的傳統建築。尤其是在西井街,更是明顯。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南水鄉古鎮,自然就會有很多的水道,水道上就會產生很多的橋樑。朱家角鎮的五孔石橋放生橋,就是江南最大的五孔石橋。每年七月底,橋下的水道還會有類似划龍舟的傳統搖快船比賽。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家角鎮在上海最西邊,緊鄰著江蘇,是千年古鎮,宋、元時期就已經有人在此定居成為聚落,明朝萬曆年間就已經成為周遭最大的市集。朱家角也曾經獲選為最值得外國人旅遊的中國50景點之一,老鎮中的巷道更獲選為中國特色街道。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上海市郊,有個outlet mall,由上海百聯集團引入的奧特萊斯。很意外的大,裡面分三大區,幾百家的店,更意外的是價格並不如預期中的便宜,看來要大肆採購還是去香港比較省荷包,還有另一個最意外的,這裡居然還有山寨版的名牌outlet店呢。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這個學校大門旁的校名吸引,一是她的名字,二是落款的是張學良。


kc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