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手工pizza,口味當然會比連鎖店的好上很多,手工現拋的麵皮,薄但又有空氣所以不會過脆,也沒有很重的油,所以吃起來不會滿手油膩。不過餡料很複雜,口感很好,但卻不像是紐約pizza那樣單純,更沒有經典的起司跟臘腸的口味。其中蘑菇義大利肉醬還灑了一點孜然,這熟悉又陌生的口味,居然跟pizza這麼的合。愛吃pizza的人,絕對不可以錯過忠孝夜市這一攤。
美式手工pizza,口味當然會比連鎖店的好上很多,手工現拋的麵皮,薄但又有空氣所以不會過脆,也沒有很重的油,所以吃起來不會滿手油膩。不過餡料很複雜,口感很好,但卻不像是紐約pizza那樣單純,更沒有經典的起司跟臘腸的口味。其中蘑菇義大利肉醬還灑了一點孜然,這熟悉又陌生的口味,居然跟pizza這麼的合。愛吃pizza的人,絕對不可以錯過忠孝夜市這一攤。
土耳其菜的特色就是「不用牙」,糊成一糰接近廣東粥的口感,這家餐廳的菜色很道地,因為老闆兼廚師就是土耳其人,老闆娘是台灣人,兩個混血女兒超可愛。
已經好一陣子沒吃到中東的沙拉了,清淡而不以葉菜為主,而是小黃瓜、蕃茄、甜椒切丁為主。貝蒂烤羊捲外面的麵皮現桿現炕,還有麵的香味,羊肉用香料淹漬過,有種烤肉的香味,蘸著優格吃,味道香甜。而卡福瑪羊肉是用羊肉、洋蔥、蕃茄、青椒切碎後一起燉,撒上香料後,不論配飯還是配餅都非常好吃,可以說是土耳其版的羊肉燴飯。飯後一杯土耳其咖啡配上焦糖檸檬布丁,中餐吃完只想散散步,根本不想做任何其他的事情了。
想當年,他在課本上亂畫被老師罵了這一句,為了賭了這一口氣他決定.........
因應美韓FTA生效,郭董電子產業最新佈局.....
從朝馬搬到這以後,覺得菜變精緻了,也多了一些懷疑蒙古根本沒有的水產,雖然口味不錯,但似乎已經「漢化」了許多。最令我懷念的石頭悶羊肉,悶鍋裡放淹漬過的羊肉,然後放上蔬菜,最後在放上高溫的石頭燜熟,蔬菜甜、肉值軟嫩,不過我記得以前肉比較大塊,吃起來比較粗獷,現在變小塊但比較好入口。羊骰子跟串串羊味道也很好,羊骰子是用跟悶羊肉一樣的淹漬過沙郎肉,高溫油炸後撒上白芝麻,而串串羊是辣椒跟香料乾炒,感覺比較像是下酒菜。餐廳造型像是蒙古包,雖然只有外型像,但在都市裡面有這種景色已經是很特殊的了。還有一區有羊可以讓小孩子親自餵食,也算是一種另類認識食材的機會教育吧。
本來就選定這家,再加上 Richie Hsu推薦,印度的代表就此出線啦。他的店員中文都不怎麼樣,基本上就直接用英文就對了。奶茶薑跟肉桂味很重,味道甜甜辣辣的,很久沒喝到這麼重口味的印度奶茶了。先說餅的部分,Naan(囊)我覺得乾的快了些,味道雖香但一旦乾了就比較脆,應該可以持久一點,而Roti反倒有點像Naan,口感非常鬆軟,尤其是邊邊,下次去我就會直接點Roti,而不點Naan了。咖哩點了紅醬奶油雞肉跟白醬羊肉,因為要餵小人特別做成不辣的口味,但紅醬缺了辛辣味,只剩下香料跟蕃茄的甜味,略感不足了些,白醬口感非常清爽,腰果的香味很濃郁,羊肉如果再嫩些就完美了。
豆沙鍋餅,一直是我很愛的一道甜點,但這家的作法非常「不傳統」但算是「很健康」吧。豆沙沒放任何豬油,糖也不多,用飲料來比喻的話算是半糖吧。餅也沒放什麼油,不太能夠用煎來形容,頂多是炕吧,上面也沒撒芝麻。整體而言香氣不足,家裡有人超愛,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傳統口味的鍋餅。
為了他的拉薩麵而來,拉薩麵也就是Laksa、叻沙,很傳統的南洋娘惹美食,主要是咖哩跟椰漿做湯頭,又鹹又甜在帶點辣,非常開胃,麵條有點類似黃麵跟拉麵的結合,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沙嗲羊肉飯的飯跟配菜太台灣口味了,有種排骨或雞腿哪去了的感覺。但沙嗲羊肉肉質鮮嫩,沙茶、花生、咖哩的比例正好,也是很下飯的口味。他的咖椰吐司是用一般的土司麵包下去做,相對而言比較喜歡亞坤的口味,可惜台中沒開亞坤,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台中的道路命名,已經開始從偶像劇中找靈感了 XD
從左到右口味越來越重嗎?O_o
肉骨茶,跟茶沒什麼關係,有點類似藥燉排骨,在馬來西亞跟新加坡很風行,主要分成三大派別,福建派重藥材,用黑醬油當佐料,口味較重,馬來西亞華人偏愛。而新加坡潮州人居多,所以是潮州派,胡椒味較重。還有加上藥酒增加藥效的廣東派。今天嘗試的馬來西亞的肉骨茶,新萬利餐廳,馬來西亞四十年老店,來台開分店居然是在台中!他的肉骨茶肉質非常嫩,綜合口味的除了排骨還有腸、五花肉、豬腳等大雜匯,蘸黑醬油+蒜末,入口滑嫩。湯頭藥味並不重,還略帶點甘甜。其他配菜月亮蝦餅蝦肉餡大顆又軟Q,海南雞飯淹漬入味,配上蒜薑末,吃完後在將滷汁配上黑醬油淋在白飯上,味道不輸豬油辦飯的香啊。
有種週末綜藝節目的fu,沒答對問題地板就會打開,國父就掉到下面的水池裡了.......
瘦肉精氾濫時,只有這個牛肉麵絕對不會有問題....
只有台中才有的小吃,小時候點心都吃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