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11 Mon 2007 23:44
CHINA? 拆哪?
- May 30 Wed 2007 01:51
私募基金與避險基金
一直很想到私募基金或避險基金的投資機構上班,因為這是玩資本的極致表現,尤其是避險基金的操作,真是所謂「一分鐘幾十萬上下」的遊戲,心臟不夠強是玩不起的啊。這兩種基金雖然操作手法不同,不過在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的環境下,這兩種基金合併成為一種已經大勢所趨了,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參上一腳,不過總資產還不夠人家手續費的情形下,有沒有人願意讓我參一腳是比較大的問題,呵呵。
- May 15 Tue 2007 08:55
台灣的文武百官
陳水扁領導的民進黨政府,至2007年5月15日為止,行政體系一級主管總數189人次!當然啦,有些是法令規定「被迫」兼任的,但也還沒有把考試、監察兩院下面的部長級級人物算進來哩。至於「最新」回鍋的行政院長,已經知道的只有他一個人跟副院長而以,相信在陳水扁卸任前,這個名單絕對可以破兩百!
1總統:陳水扁
- May 07 Mon 2007 22:44
外交部
世界局勢是很奇妙的,由各國的涉外單位就可以看出,國際間的關係到底有了什麼變化,1961年中國成立了第一個涉外單位,也就是外交部的前身,「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從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世界各國與中國的關係,主要就是通商需求,所以到光緒年間,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其下除了庶務跟政務單位外,最重要的還是通商相關的管理,除了管理各國對華資本門的投資,更涵蓋了經常門的部分,如關稅等等,這些在清朝時期都是歸屬外交部門的事務。現在中華民國的外交部,組織跟日本外務省的差不多,都是依照地區或國際政治來區分功能,例如北美司,非洲司等等,國貿經濟相關功能反而被其他部會拿去了,現在外交部裡,只剩下經貿事務司還算是直接跟經貿有關的單位,而主要與各國之間的經貿聯繫,都由其他依地區區分的各司負責,換句話說,就是政治領導經濟的方式在處理外交事務,這點,跟日本幾乎是一樣的方式。日本的外務省下面也只有個經濟局,主要負責國際合作及國際組織的外交談判,與各國的經貿往來,都由其他各局負責,政治帶領經貿的方式處理。比較特殊的是,日本參與了很多的國際組織,或與很多的國際組織有聯繫,所以經濟局下面有很多針對各個國際組織的對應窗口,而台灣的經貿事務司就只有兩個課,專業分工明顯不足。日本這幾年與中國、韓國的經貿事務越來越複雜,但相關的外交經貿事務並沒有另外成立單位,而是只在亞洲大洋洲局下,增設了日韓經濟室及日中經濟室(預定),以增強經貿的聯繫而已。
- May 04 Fri 2007 06:15
商品投資與商品指數
講到投資理財,一般的概念不外乎是定存、存款證、外匯、股票、或基金,這也是最多人投資理財的方式,比較懂金融操作的人,或者是有在接觸相關資訊的人,大概還會買一些債券,或甚至於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期貨、選擇權、遠期交易合約、匯率交換合約等,近幾年來,又有更多的可供投資的金融商品出現,例如證券化不動產、證券化債權、雙貨幣短期定存、ETF等。但這些都幾乎都是在股票或貨幣相關的市場上交易的東西為基礎,只有極少數的部分,是依據最原始的交易,商品交易而設立的。而商品交易,在台灣甚至全世界,有在投資商品的人似乎少之又少,但每個人每天的消費,幾乎都是跟商品交易有關,畢竟,你每天或多或少都要吃點糖吧,糖就是全球公開交易的一種商品,而商品市場的存在,尤其是再加上期貨、遠期合約,更是讓這些攸關民生的商品,物價能夠平穩的主要原因啊。其實,商品交易及衍生出來的交易市場,其目的在中國西漢時期(西元前110年)中國就推行過類似的概念,「均輸」與「平準」。哈,上次聽到這兩個詞,還是從你中學時歷史老師的口中聽到的對吧?
只是當初中國人沒有想到期貨交易的部分而已,而只是利用均輸提高了運輸跟產銷的效能,而利用平準建立的倉儲概念來平抑物價,基本上就是為商品建立良好的物流概念而以,而日本人在14世紀,發明了稻米的期貨交易,而這期貨交易來做到均輸、平準的目的,利用的是市場的手段而非政府的手段,當然比西元前一世紀中國的作法好,廢話,相差1千5百年,世界當然要有點進步。題外話,日本人的稻米期貨,還發明了一樣現在大家都在用的一種交易記錄方式,就是K線圖啦!話說遠了,拉回商品交易。
- Apr 24 Tue 2007 07:55
法國總統大選

第一輪投票已經結束了,將近入第二輪的左派與右派的戰爭,出線的分別是右派的Nicolas Sarkozy,以及左派的Ségolène Royal,先不說這次兩個人的背景,光這次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就已經很有意思了,投票率高達八成五,這可是破紀錄的高,自從Charles de Gaulle在1958年創建法國第五共和之後,法國一直由右派掌權到1981年,1981年左派François Mitterrand掌權後,1983年法國就開始經歷了高通貨膨脹以及經濟衰退的問題,當然啦,身為右派的我,當然是認定這就是左派執政的下場嘍。也因此經濟問題,使法國開始了左右共治時代,直到了1995年,Jacques René Chirac當選了總統,在他的掌權下,法國經歷了近代歐洲經濟及政治平和時期最大的變動時期,基本上他的政策是右派政策,但Chirac畢竟是參加過法國共產黨的,右派政策中卻又包含了部分的左派的思想,在他任內也產生了一次的左右共治,在2002年結束,而這次在Chirac宣布不在競選第三任後,使得左右衝突又再次搬上了台面,而這就是這次投票率創新高的主要因素,畢竟左右兩派都把法國失業率過高的問題怪罪在對方頭上。
- Apr 18 Wed 2007 21:14
投資的一些概念
最近常被問到,什麼標的物該不該買或什麼標的物該不該賣,其實,我認為沒有什麼標的物是該買或該賣的,我會用兩個概念來評估。
第一個就是德國股神Andre Kostolany所說的遛狗理論。大環境與投資標的物的關係,就跟人去遛狗一樣,如果大環境是有前景的,那就代表人在往前走,但人走的速度是比較緩慢的,標的物的漲跌速度,就好向被遛的那條狗,狗因為速度快,所以會跑在人的前面,但當狗跑得太遠的時候,一回頭看見人還在很後面慢慢走,狗又會衝回人的身邊,所以用這個方式來說明標的物的漲跌在短時間內會震盪,但長期來看還是依據人走的速度前進。而掌握重要的長期趨勢,也就是人到底是往前走還是往後走,可以避免掉被長期套牢的風險,而判斷狗是否已經衝過頭,或者是在人的身邊傳來傳去的短期現象,可以判斷進場或出場的時間點。而以全球的經濟發展來看,醫療保健、高消費商品、原物料、能源、新能源等,都是長期看好的多頭格局,也就是人一直在往前走。雖然這些標的物的漲跌都很劇烈,換言之,狗很會亂跑,所以當投資到這些標的物時,如果正好狗在人的附近,那漲的就會飛快,讓你很快賺到一大筆,但如果狗是正好離人比較遠,那可能會讓你在短時間內賠一大筆,但要不要認賠,其實很難說,因為人還在往前走,而且,狗還是那一條很有活力,會亂跑的狗。
- Apr 13 Fri 2007 19:20
米蘭華人走上街頭
義大利北部,一向被視為世界流行的起源,很多國際知名品牌的設計師都常駐在此,而義大利北部也是歐洲服飾配件的傳統製造中心,在近十年會有大批中國人移民(合法或非法)到這個地方,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的經濟起飛所引起的,與美國因為64綠卡效應造成中國移民大增有完全不同的原因。中國大陸的紡織配件,還是以勞力密集的方式在世界市場上取得優勢,而主要經營的工廠多半都是鄉鎮企業轉型半私有化的公司,而大陸的經濟開放,以及對智慧產權的故意忽視,使得實際中國的各類產品供過於求,尤其是技術門檻較低的紡織業。
- Apr 11 Wed 2007 07:06
由韓國談FTA(自由貿易協定)
- Apr 04 Wed 2007 06:54
綠光與藍月亮

如果只是聽流行歌曲,可能不知道綠光是什麼,其實他是來自於一個傳說,在黃昏時,遠方太陽下山時的顏色會因為折射的關係,顏色越來越往藍色偏,最後在下山前,會出現短暫的綠色,而這個極短暫時間的綠色,就是綠光,所以,這綠光被形容成了愛情的希望,傳說中只有兩個相愛的人,才能在黃昏時看到綠光。而這個傳說,也被法國大導演Eric Rohmer拍成了Le Rayon Vert(綠光)這部電影。其實我並沒有看過這部電影,雖然嘴上說想看說了快...天啊,二十年了,但從來沒有實際行動去找這部片子來看,或許,我不是真的很想要看這部電影吧。